巴菲特是全球價值投資的旗手,其名言“我們喜愛的持股期是永遠”是許多投資者的座右銘。
然而,近日巴菲特卻減持了比亞迪。
那麼,為什麼巴菲特要賣比亞迪呢?比亞迪未來還能持有嗎?
一 、巴菲特與比亞迪
2008年,巴菲特以8港元的加購購買了2.25億股比亞迪股份。
當時,比亞迪的pe還不到10倍。
2022年,巴菲特在260元水平減持,公司pe達到了100倍。
目前,巴菲特已被確認減持了比亞迪1786萬股,套現近48億港元。
不過,截至目前,巴菲特方面始終未對此做任何解釋,而在巴菲特表示不再減持之前,比亞迪的股票恐怕都會承受強大的拋壓。
目前,比亞迪H股已從6月高點回撤了接近三成。
有意思的是,巴菲特還在今年上半年大幅增持了西方石油公司,目前確定持有西方石油公司28%的股份。
考慮到伯克希爾公司剛剛獲得了美國能源監管機構批准,其持有西方石油公司的股份上限達到50%,預計巴菲特很快就講成為西方石油公司的控股大股東。
或許,巴菲特更看好傳統能源的穩定盈利能力,而對新能源的未來缺乏信心。
當然,凡事要從第一性出發,巴菲特增持減持,都不會改變比亞迪的基本面。我們不應該因為巴菲特增持而買入(否則就直接買巴菲特的第一大倉蘋果就好了),也不應該因為巴菲特堅持而悲觀。
比亞迪到底怎麼樣,只與比亞迪自己有關。
那麼,現在的比亞迪,是個怎麼樣的標的呢?
二 、財報依舊強勢
我們先來看看比亞迪的上半年財報。
比亞迪上半年實現營收1506億,歸母利潤37.39億,均符合市場預期。
比亞迪的核心,是能源車。
一季度雖然有疫情,但比亞迪受益於自身的產業鏈建設,交付基本未受影響。
而在二季度,交付量更是達到歷史新高的35.5萬輛。
其中7月創下了單月16.2萬輛額交付記錄,這個數字高於21年Q3之前任何一個季度的交付量。
順便說一句,比亞迪從今年3月開始就不再生產燃油車。因此二季度交付的這35.5萬輛汽車,100%全部都是新能源車,一點水分也沒有。
同時,看產銷情況,比亞迪依然做到了產多少買多少,不存在造了賣不出去的情況。
在插混車領域,比亞迪仍然是絕對的霸主。
目前,全國每賣出10輛插混車,其中有6輛比亞迪。
其原因也非常簡單,比亞迪的DM-i平台有著極強的技術壁壘,競爭力足夠。
而在純電車領域,比亞迪也有所進步,市占率從年初的14%提高到了7月的19%。後續還將有定價20萬以上的高端純電轎跑海豹系列。
更有意思的是,銷量、市占大增的同時,比亞迪的毛利率還有所回升。
目前,公司汽車的毛利率16.3%,較去年下半年有所改善。考慮到目前上游物料成本仍然高企,這個毛利率算得上相當不錯。
三 、未來挑戰
當然,比亞迪也面對著不少問題。
首先,是公司的第二大業務——手機。
比亞迪的手機業務目前表現得非常糟糕,其毛利率已下跌至2013年以來的歷史最低點,僅有6.08%。
歸母淨利潤也只有5個億,同比下滑46%。
比亞迪的手機部件、組裝業務的客戶包含華為、OPPO、小米等,在消費降級的當下,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下滑迅速,比亞迪的手機業務短期內恐怕很難崛起。
其次,是對手。
比亞迪上半年在交付量上一枝獨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比亞迪有著完備的自建供應鏈,抗風險能力強。
而如果我們假定未來供應鏈受到的干擾降低,則比亞迪的這部分相對優勢則會不再明顯。
下半年,大量國產能源車廠商都將推出新車型,屆時,比亞迪能否保持其無敵的市占率,還有待觀察。
最後,是內卷。
在上游不斷攀升的成本下,低價能源車已經很難保證毛利。
而為了保證盈利,抬高品牌調性,買高價車成為了車企們共同的目標。
而這件事,恰巧是比亞迪不擅長的。
比亞迪在低價車的賽道上有著很強的統治力,但在高端車市場,認可度非常低。
而提高品牌調性,是一門玄學。
我在一塊手表上鑲滿黃金鑽石,它也賣不過勞力士。
沒人能保證比亞迪一定能或一定不能做成這件事,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比亞迪目前相對落後。
四、技術上
比亞迪股價自3月觸及164.80水平後一度持續上漲,到6月底觸及331.40水平,創下歷史新高,更一度形成50均線突破200均線的黃金交叉。不過,近期形勢開始逆轉,整體形勢可見已跌破50和200均線,也跌破上漲趨勢線,形成了一浪低於一浪形勢。
下方關鍵支持在203水平,跌破後將測試下方164.80水平。上方關鍵阻力在244.50-251.70區間,是目前200均線阻力附近。該區間也是近期的跳空下跌缺口,未能重返251.70水平,下行趨勢將不變。上方只有重上251.70水平上方才有望挑戰286、301等前高點。
免責聲明:本文的內容金代表個人觀點,不應該被解釋為囊括個人和/或其他投資意見和/或任何金融工具交易的建議和/或對未來表現的保證和/或預測。ForexTime Ltd及其聯盟商、代理商、董事、管理人員或員工不對文中的任何資訊或數據的精確性、有效性、時效性和完整性做出保證,也不對根據文章資訊進行投資而產生的任何虧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