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波周期中,分為繁榮期、衰退期、蕭條期、回升期。
一次康波周期的時間大約是60年,中國古人說這是一甲子。第五輪康波周期從1991年開始,一直到現在仍在該周期中。推動第五輪康波周期的核心力量是信息技術。
繁榮期,時間是1991年 – 2002年左右。當新技術創新剛被引入時,效率提高,減少的投入就能提供足額的產出。實體經濟的基礎大宗商品,比如能源(石油)、工業金屬(銅、鉛、鋅等)波動在這一段時間表現較為穩定。
從1991年開始,雖然美國、中國經濟都在迅速增長,美國經濟在2000年達到了高峰。下圖是原油的月線圖,從圖表上可以看到在繁榮期原油的價格維持穩定。
在1999-2000年前後,油價有一輪快速的上漲,這可以理解為油價真正拉升前的一次躁動,漲價的鍋蓋快要被揭開了,隨後就是一路大幅上漲。一般大宗商品的波動在康波周期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最為暴利的資產。
是站在實體經濟角度的命名。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千萬不要被這個名字所迷惑,以為繁榮期,股市、商品價格要上漲。
以中國大陸的經濟為例,在1991-2002年經濟繁榮期,生意好做,利潤也很高。當時最理性的選擇就是拿錢去做生意,而不是拿錢去炒房。一直到後來經濟增速逐漸下滑了,也就是實體經濟步入到衰退期,生意沒這麼賺錢了,大家才開始拿錢去炒房,這就是所有人都熟知的房地產暴漲故事了。
衰退期,當新技術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放緩後,為了保持原有的經濟增速就需要更多依賴投資。當2002年經濟實質上進入到衰退期後,為了使經濟“一如既往”的好,央行打開貨幣的閥門,支持投資等。在衰退期,最重要的特征是經濟數據看起來還是很好,但經濟的驅動內核由信息科技(實體)轉向了貨幣(虛擬)。
世界經濟經歷衰退期的時間是2002-2015。這一段時間,也是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最轟轟烈烈上漲的時代。
同時也是大宗商品最繁榮的時刻,在10年前的1998年油價最低也就10美元/桶,到了2008年到了最高指向了150美元一桶。
無論是房產,還是商品,漲幅都在10倍以上。這也就是周期研究者經常說的十年商品周期。短時間內迅速漲價10倍以上,這是人生的重要財富機會。
由於是在實體經濟的衰退期,出現危機的概率增大了。比如2008年的次貸危機,大宗商品價格快速回落,政府不會出手去救,表現出來是大漲大跌。而房產關系到社會穩定和經濟增長,就業,政府當然要出手救,2008年危機後價格漲的更高了。
這正是 客觀(經濟進入衰退期)+ 主觀(政府部門的救助政策) = 在經濟衰退期不同行業各有冷暖。
可見,對於金融投資者來說,經濟衰退期的賺錢機會是最多的。而繁榮期,是做實體的人反而賺錢的機會更多。風水輪流轉。
蕭條期。自2015年開始,社會進入到蕭條期。也正是在這幾年,社會中出現了一些新的詞「內卷」、「躺平」。這是蕭條期經濟的正常表現,似乎做什麼都不賺錢,北大畢業的高材生選擇到社區居委會工作,普通年輕人看不到什麼賺錢的路子選擇躺平。
蕭條期必然是大宗商品的一個反彈過程,這是康波研究中歷史所證明的結論。所以此前原油、銅等在經歷過新冠疫情時的暴跌後,大概率已經形成了歷史性底部,未來2,3十年大概率都是底部價格了。
但也要注意,大宗商品這是反彈,不是反轉。最近原油的價格快要到100了,真的會不斷向上漲嗎?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事。實體經濟的衰退為商品需求蓋了帽。
在蕭條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資產和黃金等品種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比如蘋果手機具有非凡的價值,相對於其他很多企業,殖利率好多了。在經濟蕭條期,相對價值得以突顯。
經濟的蕭條期國際局勢容易動蕩,黃金這類避險品種可能會被因為某些特殊事件激發,出現一些機會。
回升期。經歷過蕭條期產能的出清,實體經濟在回升期逐漸觸底反彈。社會中沒有明顯的經濟增長點,科技界正在孕育下一代新技術。
在經濟的回升期,主要是孕育新的增長點,比如現在我們可以說是信息技術推動了第五輪康波,但在歷史的當時其實看的不夠清楚的。
在回升期。對於投資者,投資的核心思想是炒作希望。大家認為是希望,比如現在的電動汽車,那就炒。 但自己心裡要很清楚,電動汽車是否真的能推動社會的發展,還是有風險,不要入戲太深。
免責聲明:本文的內容金代表個人觀點,不應該被解釋為囊括個人和/或其他投資意見和/或任何金融工具交易的建議和/或對未來表現的保證和/或預測。ForexTime Ltd及其聯盟商、代理商、董事、管理人員或員工不對文中的任何資訊或數據的精確性、有效性、時效性和完整性做出保證,也不對根據文章資訊進行投資而產生的任何虧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