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美股三大指數中,以技術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跌幅最大,年內跌幅達24%。那指嚴重走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通膨和經濟成長放緩。
為應對疫情衝擊,聯準會采取了超寬松貨幣擴張政策支持經濟,同時通過大規模財政支出直接向個人提供補貼。流動性增加疊加供應鏈問題導致的供應減少,美國6月通膨率創9.1%歷史新高。
聯準會不得不由鴿轉鷹以遏制高通膨,自啟動升息周期以來,目前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已升至2.25%-2.50%區間,這對企業融資成本產生了直接影響,尤其是那些依靠密集投資發展業務的高成長科技類公司。
激進升息帶來衰退風險,這是影響股市的第二個問題。央行試圖通過提高資金成本抑制消費需求,但同時也導致了經濟成長放緩,企業經營和銷售受到 打擊。
這種現象還會持續多久?
通常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需要時間,比如聯準會今年3月份以來已升息四次,昨天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計算下降0.9%,連續兩個季度經濟出現下滑,陷入技術性衰退。而金融市場在這些影響實際顯現前就已經在逐步消化它們,正因為如此,那斯達克指數從今年1月開始大幅下挫,直到6月中旬才觸底反彈。
*圖片來源:彭博 (美國第二季度GDP環比成長)
聯準會7月議息會議釋放出放緩升息節奏的信號,後續升息路徑仍取決於數據表現。在經濟明顯趨緩情況下,市場預期央行四季度會議可能降低升息幅度。
政策緊縮壓力緩解令多頭歡欣鼓舞,股市反彈的另一個原因與美債有關。特別是作為商業和抵押貸款利率基准的10年期美債殖利率自6月中旬達到3.49%峰值以來持續回落,目前已跌至2.69%,而且有可能進一步下行。
財報方面,科技巨頭近日發布的二季度業績喜憂參半,看上去失望多於驚喜,如下表所示:
鑒於本輪升息周期最鷹的時候可能已過,那指成分股有望從三季度開始迎來顯著反彈。
那指形成短線上升趨勢
近期,那斯達克指數努力企穩於11116並展開小幅反彈,目前受阻於50日均線切入位12921,這也是6月初曾觸及的高點。
如果那指向上突破12921一線,接下來可以遙望200日均線所在的14233,當然首先需要突破13545。如果在12921受阻回落,那麼形成技術性「雙頂」,後市可能回踩11760,甚至重新下探前低11116。
免責聲明:本文的內容金代表個人觀點,不應該被解釋為囊括個人和/或其他投資意見和/或任何金融工具交易的建議和/或對未來表現的保證和/或預測。ForexTime Ltd及其聯盟商、代理商、董事、管理人員或員工不對文中的任何資訊或數據的精確性、有效性、時效性和完整性做出保證,也不對根據文章資訊進行投資而產生的任何虧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