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第二季度財報季即將展開,根據彭博,波音 (MT5: INTEL) 預期將在7月22日發布新一季度業績。
一 、給救世主降降薪
過去今年,可能是英特爾最糟糕的幾年。
制程工藝被卡在10納米,而老對手AMD卻迅速突破了7納米優勢,更不要說台積電已經在給蘋果量產5納米芯片了。
手機基帶芯片方面,英特人的芯片無法實現5G商用,最後蘋果只好拋棄多年的老伙計轉去和高通合作。
而筆記本方面,蘋果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去英特爾化」。
在2021財年,英特爾營收僅僅成長1%,而股價則較同期下跌了18%。
窮則變、變則通,英特爾選擇換帥。換帥的對象,是基辛格。
基辛格此前曾在英格爾工作超過30年,從最底層的質檢工程師一路做到英特爾資深技術高管、副總裁,還曾與傳奇CEO格魯夫配合無間。
此後,基辛格轉任VMWare 的CEO,在八年時間裡幫助公司的營收規模翻倍。
現在,基辛格回英特爾,可謂是「受命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也是幾乎所有股東最滿意的結果。
然而,最新的會議文件卻顯示,英特爾的股東們拒絕向基辛格支付高薪。
英特爾薪酬委員會給新任CEO基辛格開出了1.78億美元的天價年薪。而在所有參與投票的股東中,反對票高達62%。
雖然按照相關規定,此事最後的決定權還在薪酬委員會手裡,但委員會也表示,「會認證考慮股東的投票結果」。
恐怕,這位英特爾的救世主想拿到這麼高的薪水,還沒這麼容易。
二 、股價與價值偏離?
英特爾是全球半導體行業領先廠商,但過去一年股價表現不盡如人意。在高通膨、升息、供應鏈問題等宏觀經濟背景下,科技板塊遭受重創,那斯達克指數下挫25%。
同期,英特爾股價跌幅幾乎為那指的兩倍,盡管該公司過去5個季度財報連續好於預期。今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EPS)為0.87美元,高於預期的0.78美元,總營收為183.53億美元,亦超過預期的183.3億美元。
可以說,這支股票的市場價值與「內在」價值出現了嚴重的偏離。
此外,英特爾宣布將投資200多億美元在俄亥俄州新建兩家芯片制造廠,支持公司的處理器系列產品以及新的代工業務,俄亥俄州將成為英特爾40年來第一個新的制造基地。
多年來,英特爾不斷提高現有工廠(包括美國的一些工廠)的產能,而這個項目是完全從頭開始。
預計這個項目可以幫助英特爾重新奪回一些行業競爭力。
三 、短期值得投資嗎?
經歷股價持續走軟後,英特爾估值(比率)已回歸合理水平,甚至低於行業均值,如下圖所示。
我們可以看到,英特爾本益比(PE)較行業中值低55%,企業價值倍數低64%。市淨率和市現率也顯著低於同行,相比穩健的財務狀況,估值變得更加合理,這意味著股價有很大的反彈空間。
換句話說,英特爾股票被「低估」,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更加「便宜」。當然,公司中長期成長潛力是支持估值回升的關鍵所在。
此外,英特爾是一支優質派息股。該公司擁有113億美元現金流,季度每股派息增至0.365美元,公司還計劃進一步回購股票。
四、技術上
技術面上,英特爾股價自去年3月創下68.33的紀錄高位後持續走低,一度跌至201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35美元,累計跌幅逾45%。近期,股價有止跌反彈勢頭,但受到50日和200日均線壓制,這兩條均線已陷入「死叉」狀態。從技術圖表看,高點不斷下移,下跌趨勢仍很強。
如果能守穩35一線,接下來初步阻力位指向39-40.30區間,突破後才有望上看44.90,在這之前還需要突破50日均線和之前的下跌缺口42.60水平。
若在50日均線受阻回落,那麼將走出新一波下跌浪,延續長期看跌走勢。如果失守35關口,預計下一支撐位在30.00。
免責聲明:本文的內容金代表個人觀點,不應該被解釋為囊括個人和/或其他投資意見和/或任何金融工具交易的建議和/或對未來表現的保證和/或預測。ForexTime Ltd及其聯盟商、代理商、董事、管理人員或員工不對文中的任何資訊或數據的精確性、有效性、時效性和完整性做出保證,也不對根據文章資訊進行投資而產生的任何虧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