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曾經說過:你可以欺騙所有人於一時,也可以欺騙少數人於永久,但你不可能欺騙所有人於永久。
中國平安,或許不願意同意這句話。
一 、股價連續下跌
中國平安是毫無疑問的中國保險股龍頭,是名副其實的“保險茅”。
而眾所周知,在近期的股票市場,除了茅台本身和機場茅上海機場外,各類茅都跌得慘不忍睹。
在2021年1月,中國平安最高一度達到每股93.96港元,現在,其股價僅有41.10元,腰斬不止。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的最新財報表現還不錯。
上半年,公司淨利潤602.73億元,同比增長9.1%;年化營運ROE更是達到了20.4%,相當可觀。
用戶數量持續增長超過了2.25億人,客均合同數增長至2.95個,相當驚人的數字。
財報中還透露,有40%的個人客戶通知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
壽險改革也算是初見成效。在上半年,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營運利潤589.93億元,同比增長17%。
業績穩健增長,改革初見成效,價格低如白菜,那麼,作為保險茅,中國平安真的迎來抄底機會了嗎?
二 、尷尬的性價比
歸根結底,中國平安是一家賣保險的公司,而且是一家向個人賣保險的公司。
財報顯示,集團個人業務利潤占到總利潤的88.4%。
個人最在乎的,是產品的性價比。
而平安的產品性價比很差。
在中國大陸,人身保險無非就分為醫療險、重疾險、壽險、意外險四大類。
我多方對比,除了針對青少年的醫療險平安少兒綜合性價比不錯外,平安所有人身保險的產品性價比都不高。
這裡說不高,已經屬於用詞非常委婉了。
更麻煩的,保險是一種標准化的產品。
比方說,你可以說100塊1碗蘭州拉面性價比很低,我可以咬死我就愛吃這家店的味道,你也沒轍。
但保險不一樣,哪家保險公司給出的保險都得符合監管要求,產品細則基本都沒有太大差別,最多就是健康告知的寬松程度、猶豫期等待期上面有些差別。
大家都是一樣的東西,你比別人貴兩倍,誰還來買你的?
你可能會說,中國平安畢竟是大公司,哪怕是一樣的產品,在大公司買,至少安心點,貴點就貴點了。
很遺憾,在保險業,大公司小公司並沒有什麼區別。
我國監管層對保險公司的要求非常非常嚴格,可以說,但凡是能拿到保險營業執照的,那就沒有小公司。
其次,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如果保險公司因為任何原因出現倒閉的情況,其所有保單,會由監管層出面制定給其他保險公司(通常就是最大的幾家)接受,保單所有條款不變。
也就是說,所有保險公司倒閉的可能性都很小,即便真倒了,也有大保險公司負責擦屁股,完全不影響客戶的利益。
過去,中國平安可以依靠先發優勢、營銷優勢、渠道優勢大肆賣貨。但隨著互聯網保險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互聯網平台了解到了物美價廉的產品,未來平安想要繼續賣貨,難度會越來越高。
三 、短期風險
除了長期利空,中國平安還面臨著不少短期風險。
首先,是疫情。
平安的保險業務非常依賴線下推廣,而在疫情管制的大背景下,線下推廣業務很可能並不順利。
比如上海4-6月,線下肯定沒有一單可以成交。
其次,是經濟。
我們都知道現在中國的經濟非常不景氣。
而中國平安的目標用戶,往往是信息搜尋能力較弱的人群,這類人群的抗風險能力也比較弱。
如果目標客戶的收入大跌,自然也談不上買什麼保險。
另外,平安還有銀行、證券、信托等金融業務。
這些業務同樣高度依賴宏觀經濟,如果經濟持續不佳,這幾塊業務也很難說能賺多少錢。
最後,是自然災害。
今年下半年,我國出現了不少的自然災害,保險尤其是車險的賠付很可能增加。
在下一份財報中,投資者需要關注平安的賠付率是否出現了較大變化。
整體上,中國平安現在確實是白菜價,我也堅信其股價不可能永遠處於現在的地位。
但在現在泥沙俱下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或許有更好的選擇。
四、技術上
中國平安的股價持續創自2016年以來新低,整體形勢上,一浪低於一浪和下降趨勢持續。下方支持在38.95水平,也是2016年12月30日的低點附近,該區間如能守住反彈,平安股價有望重返42.50水平上方。
相反,如再跌破38.95水平,平安股價將跌至34水平。
免責聲明:本文的內容金代表個人觀點,不應該被解釋為囊括個人和/或其他投資意見和/或任何金融工具交易的建議和/或對未來表現的保證和/或預測。ForexTime Ltd及其聯盟商、代理商、董事、管理人員或員工不對文中的任何資訊或數據的精確性、有效性、時效性和完整性做出保證,也不對根據文章資訊進行投資而產生的任何虧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