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手機業務不佳
近日,小米發布了其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財報,財報表現比較一般。
財報顯示,小米二季度營收701.7億元,同比下降20.1%,略高於預估的698.6億元;經調整利潤20.8億元,同比下降67%,淨利率跌至2.97%。
而整個2022年上半年,小米收入1435億元,同比下降12.8%;經調整利潤49.4億元,同比減少60%。
業務表現不佳的直接原因,是主營業務智能手機版塊的糟糕表現。
智能手機方面,營收從590.89億元減少28.5%下降至422.68億元。
而Q2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僅為3910萬,同比下跌26.2%。
作為對比,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跌14.7%。
也就是說,大環境固然不好,但小米的表現比市場整體更差。
此外,Q2小米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僅為1081.7元,同比下降3.1%。
作為對比,蘋果在2021年就達到了5623元,三星則做到了1806元。
有機構調查顯示,在今年5月,紅米占據了小米83.6%的出貨份額,主力品牌近占16.4%。
努力了這麼多年,市場還是認為小米是那個高性價比的屌絲機。
更糟糕的是,哪怕在低端機市場,小米也不復當年的統治力。
目前,榮耀、vivo、oppo都開始在低端機市場加大了推廣力度,小米手機的性價比優勢已不再穩固。
再考慮到現在手機領域幾乎已發展到頭,哪怕是最頂級的蘋果三星也很難在新產品中玩出花來。
可以說,小米的手機業務已經觸碰到了天花板。
當然,好消息也有。
2022年二季度,小米位列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三名,在歐洲、拉美、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區域均實現市場份額環比提升。
但在國際環境日益復雜的當下,如果你的產品沒有足夠獨特的優勢,僅僅只是依靠先發優勢或渠道優勢,則這個業務的護城河恐怕也很有限。
二 、推進新業務
為了應對手機業務的下滑,小米正在努力尋找其第二增長點。
小米給出的第一個答案,是AloT .
雷軍在發布會上,甚至把Alot的重要性提到了和智能手機一樣的高度。
AloT =AI+IoT.翻譯成人話,就是:智能物聯=人工智能+物聯網。
AI是大腦,負責數據處理,像個大管家將所有末梢進行數據集合。
然而,恕我愚蠢,我個人目前為止很難看到AloT的未來。
一項業務,首先需要能夠改善用戶的用戶體驗,其次才說的上賺錢。
比如我經常說B站是在做慈善,但起碼人B站實實在在地大幅改善了用戶體驗,只是商業模式不賺錢。
而AloT我實在看不出它有什麼作用。
從目前能想象的前景看,AloT無非是讓空調自動在下班前打開、熱水器恆溫在自己喜歡的溫度等等。
無非是之前要用遙控器完成的事情,現在可以用手機、用語音完成。
作為一個陰暗小人,我甚至暗戳戳地認為,小米推Alot,其實只是想多賣點自家的智能家電。
當然,目前小米AloT數據還行。
二季度,小米的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為198.11億元,環比增長3億元,同比下降4.5%。
而截至6月30日,小米AIoT平台已連接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數達5.27億,同比增長40.7%。
其中,擁有5件及以上聯接設備的用戶突破1000萬人,同比增長37%。
另外,小米電視的出貨量已經達到了中國第一,智能大家電品類收入也同比增長超25%。
只是,在AIoT能真正大幅改善用戶體驗之前,我很難對其產生信心。
三 、智能汽車能破局嗎?
智能汽車,是小米找的另一條出路。
就目前小米對外釋放的消息來看,小米造車似乎在2022年走得比較順利。
小米的造車團隊已突破千人,雷軍更是宣稱,2024年,小米將進入自動駕駛第一陣營。
此外,有媒體表示,有消息稱小米第一款車的售價恐怕會突破30萬元。
這也意味著,小米對自己汽車的質量非常自信。
目前,小米已廣泛投資了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各個環境,從零部件、鋰電、自動駕駛技術等環節都有涉及。
二季報顯示,小米花費在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高達6.11億元。而在自動駕駛領域累計投入已超過53億元。
整體上,小米造車還處於初期,對外公布的信息也比較有限。我們很難猜測小米到底已達成了多少成就。
但可以確定的是,造車、自動駕駛,都是塊硬骨頭,不做好崩下門牙的心理准備,恐怕啃不下來。
而對於我們投資者而言,顯然不應該把期望放著這上頭。
整體上,目前小米各業務表現都比較一般,發展前景也相當有限,投資者只應保持謹慎關注。
四、技術上
小米股價在過去4天連續下跌,目前已跌破了今年5月所創低點10.30水平,正在跌向2020年3月疫情爆發時低點。
整體形勢看,小米股價正在不斷向下,50和200均線都持續向下,一浪低於一浪,前高點持續下移,暫時難言改變。
上方關鍵阻力參考11.8、12.5水平。
下方如進一步跌破9.53水平,將是創了2020年3月以來的新低,並跌向9.00水平。
免責聲明:本文的內容金代表個人觀點,不應該被解釋為囊括個人和/或其他投資意見和/或任何金融工具交易的建議和/或對未來表現的保證和/或預測。ForexTime Ltd及其聯盟商、代理商、董事、管理人員或員工不對文中的任何資訊或數據的精確性、有效性、時效性和完整性做出保證,也不對根據文章資訊進行投資而產生的任何虧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