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亞馬遜財報不佳
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經歷了一個艱難的季度,對外投資巨額損失,倉儲和運輸成本增加,核心財務數據遠遜預期。
該公司2022財年第一季度淨銷售額1,164.44億美元,略高於預期的1,163億美元,但攤薄後每股虧損7.56美元,而分析師預期為每股收益8.35美元。此外,同比增速也放緩至7.3%。業績發布後,亞馬遜股價跳水13%且半個月也未能收復失地。
公司對第二季度業績指引也不太樂觀,預計營業收入在-10億美元至30億美元之間,去年同期為77億美元。
具體到各項業務上看了話,AWS雲計算業務已成為亞馬遜最重要的成長引擎,第一季度貢獻營收184億美元,同比成長37%,積壓訂單達889億美元,同比成長68%。亞馬遜的目標是降低服務延遲時間、加快計算速度,吸引更多的客戶,與微軟和谷歌爭奪龍頭地位。
預計到2023年AWS的營收將達到1,000億美元,這對提升公司盈利能力非常有利。
雲服務之外,在線廣告也是一大亮點。2021年廣告業務收入高速成長58%,今年第一季度成長23.4%。亞馬遜廣告業務的優勢之一是不需要像競爭對手那樣應對蘋果的隱私政策調整,因為其廣告通過網站直接面向消費者。
目前而言,廣告業務帶來短期動力,而AWS服務將是中長期驅動因素。
風險方面,由於所投資的電動汽車公司Rivian股價暴跌,亞馬遜在Rivian的股份價值蒙受巨額損失,這也導致公司第一季度淨虧損達38億美元。
此外,公司面臨高通膨、電商業務放緩以及升息推升成本的三重壓力。
短期內亞馬遜需要應對諸多挑戰,在其克服這些問題並恢復長期成長之前,股價料進一步承壓。
二 、群狼環伺
如果以上問題出現在十年前,相信沒有投資者會為此感到擔憂。因為亞馬遜寬闊的護城河足夠隔離任何競爭者,進而有充足的時間慢慢自我迭代。
然而,在2022年的當下,電商已成為所有人生活的一部分。在發展了二十年後,亞馬遜也不在是那個全球唯一的獨秀。
相反,作為領先者,它反而是大量競爭對手撕咬追逐的對象。
首先,是阿里巴巴。
當我這樣描述一家公司,說其基本盤是電商,第二成長曲線是雲服務時,如果你是個美國人,你會說它是亞馬遜,如果你是個中國人,你會說它是阿里巴巴。
是的,或許阿里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都不如亞馬遜。中國市場比不上全球市場,阿里雲比不上亞馬遜雲。但阿里有一個無可替代的優點——便宜。
目前,亞馬遜的本益比高達34.05,遠期本益比更達到了138倍。作為對比,阿里巴巴本益比僅為11倍。
而自年初至今,阿里巴巴股票下跌約26%,同樣優於亞馬遜超過32%的跌幅。
如果中美相關部門能在審計底稿問題上取得共識,那麼看好亞馬遜的投資者沒有理由會錯過如此便宜的阿里巴巴。
第二個對手,是Shopify。
自疫情至今的2年時間裡,Shopify的店鋪數量成長了201.53%。在2021年全年,Shopify在全美的零售電子商務銷售比例已經達到了10.3%,僅次於亞馬遜。
而Shopify並不打算止步於此。目前,Shopify正在大力收購整合物流資源,試圖走出一條如京東反擊淘系電商的道路。
一旦物流問題被Shopify搞定,其未來的市場份額有可能再迎來一個爆發性的成長。
第三個對手,是沃爾瑪。
過去,沃爾瑪和亞馬遜井水不犯河水。你挑水來我織布,你線上來我線下,配合無間、琴瑟和諧。
現在,由於盤子裡的蛋糕快被吃完了,沃爾瑪也開始打起了線上電商的注意。
根據沃爾瑪2022財年年報,其電商淨銷售額同比成長了11%,相較於兩年前更是幾乎翻倍。
在2021年末,沃爾瑪的市場占有率已達到6.2%。雖然這個數字僅有亞馬遜的十分之一,但考慮到沃爾瑪強大的積累,其完全有厚積薄發的可能。
商場如戰場,趁你病要你命是天經地義的殘酷法則。而亞馬遜會否從此墜落,猶未可知。
三 、短期投資價值幾何?
作為FANG四大天王之一,亞馬遜一直被全球投資者喜愛。
然而,在股價大放血當下,其估值恐怕還有可能進一步下跌。
目前,亞馬遜的遠期本益比為138倍,遠遠低於FANG中的其他三大天王。
技術面上,亞馬遜股價自去年末達到3,725歷史高點後處於下降趨勢中,高點持續下移,累計跌幅達34%。當前股價也遠低於50日和200日均線,RSI指標顯示該股處於超賣狀態。
如果能守住2047.50水平並突破2318水平,後市才有望進一步反彈,並擺脫超賣狀態,初步上行目標指向2453,然後是2616。
不過,目前股價距離50均線有很大距離,相信越接近50均線附近將有強大阻力,由於50均線跌破200均線形成的死亡交叉,大方向上亞馬遜的跌勢難以逆轉。
如果跌幅擴大並再次跌破2047.50的關鍵支撐水平,預計下一支撐位在2000整數關口。
免責聲明:本文的內容金代表個人觀點,不應該被解釋為囊括個人和/或其他投資意見和/或任何金融工具交易的建議和/或對未來表現的保證和/或預測。ForexTime Ltd及其聯盟商、代理商、董事、管理人員或員工不對文中的任何資訊或數據的精確性、有效性、時效性和完整性做出保證,也不對根據文章資訊進行投資而產生的任何虧損負責。